🎉 親愛的廣場小夥伴們,福利不停,精彩不斷!目前廣場上這些熱門發帖贏獎活動火熱進行中,發帖越多,獎勵越多,快來 GET 你的專屬好禮吧!🚀
1️⃣ #TokenOfLove# |廣場音樂節打 CALL
爲偶像打 CALL,Gate 廣場送你直達 Token of Love!泫雅、SUECO、DJ KAKA、CLICK#15 —— 你最想 pick 誰?現在在廣場帶上 歌手名字 + TokenOfLove 標籤發帖應援,就有機會贏取 20 張音樂節門票。
詳情 👉 https://www.gate.com/post/status/13214134
2️⃣ #GateTravel旅行分享官# |曬旅程贏好禮
廣場家人們注意啦,Gate Travel 已經上線。帶話題發帖,分享你的 Gate Travel 旅行體驗、心願清單、使用攻略或趣味見聞,就有機會獲得旅行露營套裝、速乾套裝、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等好禮!
詳情 👉 https://www.gate.com/post/status/13172887
3️⃣ #内容挖矿# |發帖還能賺錢
廣場長期活動進行中,最高可享 10% 手續費返佣!發布優質內容,如行情解析、交易觀點等,吸引更多用戶點讚和評論。若用戶在互動後 180 分鍾內完成現貨或合約交易,你將獲得最高 10% 的手續費返佣!
詳情 👉 https://www.gate.
BTC是智商篩選器
八天前的8月14號,BTC剛剛刷新歷史新高124.5k;八天後的今天,BTC最低一度下探至111.7k。最大回撤幅度超過10%。很多人開始動搖了,拿不住了。
-10%意味着什麼?意味着10萬變成9萬,8天虧了1萬。意味着100萬變成90萬,8天虧了10萬。意味着1000萬變成900萬,8天虧了100萬。意味着1億變成9000萬,8天虧了1000萬。……
面對強烈的逃頂衝動,爲什麼有的人抱頭鼠竄、永遠錯過,而有的人就能穩如泰山、穿越牛熊?網友@AdamBLiv寫的一些有關持有BTC的心理問題的觀點頗爲有趣,教鏈編譯於此,供大家探討。
關於BTC所有權的殘酷真相
擁有BTC的殘酷真相並非如你所想。
它與接觸渠道、知識教育或所謂“財商”無關。
背後隱藏着更不爲人知卻顛撲不破的本質。
BTC就像面向80億成年人的斯坦福棉花糖實驗[1]。
而90%的人早已敗下陣來。
注[1]:斯坦福棉花糖實驗是20世紀60年代沃爾特·米歇爾設計的兒童心理實驗。測試者讓兒童單獨面對一塊棉花糖,並告知若等待15分鍾不喫,可額外再得一塊。該實驗旨在研究延遲滿足能力與未來成功之間的關係。
以下是一個令人不安的事實:
BTC不僅僅篩選資本力。
它本身更篩選認知力。
那些能預測一個人終身財富積累的認知特質,同樣可以預測一個人在BTC暴跌80%時是否仍能堅定持有。
這並非偶然。這是進化選擇壓力。
有三重心理關卡阻礙了對BTC的真正擁有:
第一關:抽象推理能力(理解數字稀缺性、密碼學證明)
第二關:情緒調節能力(經受波動週期考驗)
第三關:技術自主權(掌握私鑰自托管)
大多數人在第一關就碰壁,永遠止步於此。
大數據是不留情面的:
智商與終身收入相關性達0.46
智商越高 = 時間偏好越低(相關性-0.23)
即便在2008年後,認知能力仍能預測風險資產持有量
每增加1點智商 = 年收入提升234~616美元(約合2500~4500 rmb)
累計10點智商 = 30年可攢出美國紐約曼哈頓街區首付款
但更不爲人知的真相是:
有助於你積累BTC的心理特質,同樣能讓你在不可避免的80%暴跌中堅守。
當高智商持有者冷靜持有時,低智商羣體正在深淵中恐慌性地割肉。
每個週期都在將BTC向更高認知階層集中。
這種不平等是刻意設計的結果。
無關陰謀論 —— 只是數學規律而已。
BTC的基尼系數:82.7% (比美國更加貧富不均)
協議完全開放。
分布曲線冷酷無情。
數學從不在乎你的感受。
當前集中程度已趨極端:
97個最大地址:持有總量14%
ETF基金:佔比5.9%且持續增長
企業金庫:佔5%(比如微策略等公司)
主權國家:持有2.5%
總計鎖定:2100萬總量中的27%
每四個BTC就有一個永不再流通。
“持幣”文化不僅是圈內梗。
更是認知篩選器。
元分析顯示:高智商羣體延遲折現率更低 —— 他們真的能做到等待更大的遠期回報,而非恐慌性拋售。
現實案例:熬過2018熊市 vs 怒而賣出轉投狗狗幣。
每次波動震蕩都像離心分離機:
急躁的散戶:恐慌拋售
自律的巨鯨:吸籌掃貨
近6個月僅23%的BTC發生過轉移。
交易所餘額創多年新低。
流通量正在實質性消失。
ETF正在收網:
貝萊德IBIT:管理資產超750億美元
年化管理費:0.2%-1.5%
這就是數字佃農制——你看得見莊稼,但貝萊德擁有土地。
當你的BTC越過護城河,租金便開始徵收。
待到2040年,便大局已定:
99.6%的BTC早已鑄造完畢
區塊獎勵將降至每10分鍾0.195BTC
ETF或控制總供應量的10%以上
新增供應量將變得微不足道
後來者只能通過托管者建立的收費站租用(對BTC的)敞口。
成功的BTC持有者的心理畫像:
高度抽象推理能力
低時間偏好
情緒堅忍力
技術實操能力
逆向思維模式
這些特質比美國人遵循健康飲食指南更罕見。
大多數人把BTC當作快速致富計劃。
他們只求幣價漲卻不理解數字稀缺性。
想要收益卻拒絕波動。
渴望主權卻逃避責任。
BTC只會如實回饋你付出的東西。
從不多給一分。
殘酷真相是什麼?
你能否持有BTC不取決於銀行帳戶餘額。
而取決於你的心理構造。
能否抽象理解貨幣本質?
能否爲長遠回報忍耐數年?
能否在80%暴跌中保持鎮定?
若不能,你終將只是租用者。
三個認知齒輪必須精準齧合:
齒輪一:高智商 => 更高收入
齒輪二:高智商 => 更高儲蓄率
齒輪三:高智商 => 更低時間偏好
哪怕缺失一個齒輪,你都永遠陷在法幣泥潭。
複利扭矩的威力殘酷無情。
自托管是最終的篩選器:
門頭溝事件(損失超4.5億美元)後,教訓逐漸顯現。
每次交易所暴雷後,硬體錢包銷量便激增。
如今35%加密資產由自托管持有,2022年僅爲25%。
要麼掌握助記詞與冷存儲,要麼永久支付托管租金。
嚴厲的行動指南:
立即獲取BTC(2024年硬體錢包銷量達580萬臺)
研習健全貨幣理論(米塞斯,奧地利經濟學派)
自動化紀律定投(定期定額策略勝率3:1)
逃離ETF費率陷阱(0.2%-1.5%複利侵蝕永無止境)
搶先機構布局(無論你是否準備好,他們已在路上)
這並非關乎“入場早晚”。
而是關乎心理素質的完善程度。
BTC獎勵的是:
認知清晰度
情緒持久力
技術自主權
要麼修煉這三項能力,要麼把你的財務未來托付給你試圖逃離的實體。
認知窗口正在加速關閉:
每次減半都在擰緊供應閥門
每次機構入場都在抽走流通籌碼
每次監管明朗都引發ETF資金湧入
你“囤積BTC”的計劃正在變成與貝萊德的租賃協議。
關於BTC所有權的殘酷真相就是:
並非人們無法擁有BTC。
而是多數人缺乏持有它所需的心理構造。
BTC將貨幣從國家分離。
同時也將心理健全者與芸芸衆生分離。
永遠如此。
...
周五,BTC在經過一周多的回調後暫時於113k附近企穩。usdt 7.15, usd/cnh 7.185。美元指數小幅回升至98.6一線。黃金繼續在$3333一線高位橫盤。......
8.22教鏈內參共約3500餘字,主要內容包括:市場動態,宏觀經濟,微策略下跌,對沖基金做空ETH,全球人均創收最高公司,疑似人爲操縱,联准会7月紀要,不祥之兆名人幣,4年週期或仍成立,BTC持續回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