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觸發算子:DeFi設計的核心機制與未來潛力
觸發算子深度剖析:DeFi設計中的關鍵環節
觸發算子是智能合約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當合約內部邏輯滿足特定條件時,需要改變合約狀態,但合約並不會自動實現這一過程。這源於中本聰架構下智能合約的本質:每個操作都是一次全局拍賣。許多試圖將觸發自動化的設計並未充分考慮這一博弈問題,如果強行進行排序,很可能引發攻擊或套利等博弈衝突。
觸發算子的本質是基於GAS消耗和信息攜帶成本與狀態改變收益之間的交換,這種交換對規模而言是非線性的。正是由於這種非線性特徵,我們不禁思考:是否可以在某個維度上形成自增強機制,從而沉澱價值?這需要我們對觸發算子進行深入分析。
通常,觸發算子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分類:
是否含權:觸發對象是否受限,如借貸雙方中,還款觸發只能由借款方執行,而清算觸發可由任何人執行。
是否攜帶信息:觸發時是否向合約傳遞信息,包括是否攜帶資產。不攜帶信息的觸發主要涉及GAS費用,而攜帶信息可能包含額外成本,特別是攜帶資產時至少會有資金風險成本。
時間相關性:觸發的有效性是否與時間相關。時間相關性越高,越會影響觸發策略。
在DeFi設計中,觸發算子常被定位爲博弈的第三方行爲,主要用於清算。這就帶來了激勵設計的問題。不同場景下會設計不同的激勵機制,特別是在是否引入信息成本和時間效應方面。完全基於信息成本的觸發可能導致最終受益人爲礦工,而引入時間效應的觸發則可以設計成荷蘭式拍賣結構,使大部分價值歸屬於真實觸發者。
除清算外,觸發算子在自動對沖方面也有重要應用,這一領域的潛力尚未被充分挖掘。此外,創造或主動貢獻信息的觸發算子也是一類重要應用。隨着時間推移,觸發算子因其非線性和廣泛性,可能成爲鏈上第一個捕獲價值的算子。
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是:觸發算子能否獨立構成一個博弈(GAME)?由於不同場景難以在統一的激勵系統下完成,這需要所有合約在同一標準下設計觸發模型,確保輸入輸出價值的一致性。這是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是否應該將觸發作爲智能合約開發的出發點。
觸發算子作爲某個大型博弈中的一個環節,可能具備某種自增強特性,例如用於對沖或報價。在這些場景中,由於其他參與方貢獻價值,使得算子激勵不完全線性。
總的來說,觸發算子的非線性結構可以與大型合約結合,構成一定的自增強非合作博弈,並具備顯著的經濟學價值。然而,它不能獨立完成一個博弈的設計並沉澱價值。從這個角度看,一些現有產品在邏輯上存在問題,變成了內部彩票系統。未來,觸發算子的設計和應用將繼續是DeFi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