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HE技术:AI时代隐私保护的关键堡垒

robot
摘要生成中

全同态加密FHE:打造AI时代的隐私堡垒

近期市场行情低迷,给了我们更多时间来关注一些新兴技术的发展。尽管2024年的加密市场不如往年那般波澜壮阔,但仍有一些新技术正在逐步成熟,其中就包括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全同态加密(Fully Homomorphic Encryption,简称FHE)。

要理解FHE这个复杂的概念,我们需要逐步剖析"加密"、"同态"以及"全"这几个关键词的含义。

大白话讲明白全同态加密FHE的内涵与应用场景

加密的基本概念

最基础的加密方式大家都很熟悉。比如Alice要给Bob发送一条秘密信息"1314 520",但又不得不通过第三方C传递。为了保证信息安全,Alice可以采用一个简单的加密方法:将每个数字乘以2。这样,信息就变成了"2628 1040"。当Bob收到后,只需将每个数字除以2,就能还原出原始信息。这种对称加密方法能在不泄露信息内容的情况下完成传递。

同态加密的进阶

现在,让我们设想一个更复杂的场景:

Alice今年只有7岁,她只会最简单的乘2和除2运算。Alice家每月电费是400元,一共拖欠了12个月,但她无法进行这么复杂的计算。同时,她又不想让别人知道具体的电费金额和欠费月数。

在这种情况下,Alice可以利用同态加密的原理,委托C进行计算,同时保护自己的隐私。她将400和12分别乘以2,然后让C计算800乘24的结果。C很快得出19200这个答案。Alice再将这个结果除以4,就得到了实际应缴纳的4800元电费。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乘法同态加密示例。800乘24实际上是400乘12的一种映射,加密前后的形态保持一致,因此称为"同态"。这种方法使得Alice能够在不泄露敏感信息的前提下,委托不可信的第三方进行计算。

大白话讲明白全同态加密FHE的内涵与应用场景

全同态加密的必要性

然而,现实世界的问题往往更为复杂。如果C足够聪明,可能通过穷举法破解出Alice的原始数据。这时候,就需要引入"全同态加密"技术。

全同态加密不仅仅是简单的乘法,而是通过引入更多的噪声和复杂的数学运算,使得破解变得极其困难。它允许对加密数据进行任意次数的加法和乘法运算,而不仅限于特定的操作。

这项技术直到2009年才取得突破性进展,Gentry等学者提出的新思路为全同态加密打开了可能性的大门。

FHE在AI领域的应用前景

FHE技术在AI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众所周知,强大的AI系统需要海量数据训练,但很多数据具有高度的隐私价值。FHE技术可以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同时,让AI系统进行计算和学习。

具体来说,用户可以将敏感数据进行FHE加密,然后交给AI系统处理。AI系统会输出一串看似毫无意义的加密结果。但由于这些结果遵循特定的数学规则,数据所有者可以在本地安全地解密,从而获得有价值的分析结果。

这种方法解决了"既要利用AI强大的计算能力,又要保护数据隐私"的矛盾。与当前AI系统必须直接接触原始数据不同,FHE技术为AI时代的隐私保护提供了新的可能。

大白话讲明白全同态加密FHE的内涵与应用场景

FHE技术的实际应用

FHE技术在多个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场景。例如在人脸识别领域,FHE可以帮助实现"既要判断是否为真人,又不能接触任何人脸敏感信息"的需求。

然而,FHE计算需要庞大的算力支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项目正在构建专门的算力网络和配套设施。这些网络通常采用类似PoW(工作量证明)和PoS(权益证明)的混合架构,以提供必要的计算资源。

FHE技术的意义

如果AI能够大规模应用FHE技术,将对整个行业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很多国家对AI的监管重点集中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FHE技术的成熟可能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从国家安全到个人隐私,FHE技术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在即将到来的AI时代,FHE很可能成为保护人类隐私的最后一道防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白话讲明白全同态加密FHE的内涵与应用场景

FHE-6.04%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幽灵钱包侦探vip
· 17小时前
又搞加密 壕无人性了
回复0
RunWithRugsvip
· 17小时前
有jio得新技术都是追随老钱包的~
回复0
假如我在链上vip
· 17小时前
又整新活呢
回复0
liquidation_watchervip
· 17小时前
能不能整个人话 秀尼玛的术语
回复0
链上福尔摩斯vip
· 17小时前
哎哟 又是项目卷密码学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