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动荡中比特币崛起 数字黄金吸金90亿美元

robot
摘要生成中

全球经济局势下加密货币的新机遇

5月中旬中美经贸会谈出现积极进展,美股和加密货币市场随之上涨。然而,月底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的裁定又削弱了关税战的法律基础,引发新一轮政策博弈。全球贸易规则重构进入司法与行政角力阶段,关税长期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加密资产因其去中心化、跨主权的特性,正日益受到投资者青睐。

对等关税战新回合,全球为何加速拥抱加密货币?

美国政府5月公布的经济数据喜忧参半。4月非农就业数据增长超预期,达17.7万人,显示劳动力市场依然稳健。中美经贸会谈达成的"关税暂停期"协议缓解了市场对全球供应链断裂的担忧,推动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反弹。然而,美债市场却面临巨大挑战,3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至20年来的最高水平。

对等关税战新回合,全球为何加速拥抱加密货币?

美国财政前景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众议院通过的新法案拟将美国债务上限大幅提高,预计将推动美国债务占GDP比例从当前约98%飙升至125%。同时,美联储维持暂停降息立场,认为通胀可能比预期更为持久。这些因素使美国经济处于"稳中有险"的阶段:短期增长韧性支撑市场,但更广泛的财政与货币政策背景可能限制其上涨空间。

对等关税战新回合,全球为何加速拥抱加密货币?

在这种经济环境下,美股和加密市场迅速消化了"对等关税战"的负面影响。5月,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创下1990年和1997年以来最强5月表现。科技巨头成为最大受益者,但市场也呈现"高波动、高分化"的特征。

对等关税战新回合,全球为何加速拥抱加密货币?

比特币作为数字资产的风向标,5月表现抢眼。从月初9.5万美元的震荡区间一路飙升至月末的10.5万美元,单月涨幅达12%。这种与美股的共振效应表明,投资者正在政策不确定性中重新定位资产。

对等关税战新回合,全球为何加速拥抱加密货币?

资金层面,比特币展现出显著的"虹吸效应"。美国比特币ETF在五周内吸引了超过9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而黄金基金却遭遇大规模资金外流。这表明部分投资者正从传统黄金转向被称为"数字黄金"的比特币,将其视为新的价值储存和对冲工具。

对等关税战新回合,全球为何加速拥抱加密货币?

监管方面,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新任主席提出打造"全球加密货币之都"的目标,并宣布将转变监管模式。美国参议院通过《GENIUS法案》程序性投票,标志着美国首个稳定币联邦监管框架即将落地。香港也通过了《稳定币条例草案》,展现在稳定币监管领域的突破性进展。这些举措为数字货币市场带来新的资金通道,同时为Web3生态发展提供制度支撑。

对等关税战新回合,全球为何加速拥抱加密货币?

对等关税战新回合,全球为何加速拥抱加密货币?

未来,传统金融市场的波动可能在特定阶段成为加密货币上涨的助力。短期内,美债收益率上升引发的对美国财政状况的担忧,可能促使避险资金流入加密市场。长期来看,美国财政状况的恶化可能提升加密资产的避险吸引力,促使投资者转向比特币等去中心化资产以对冲信用风险。

对等关税战新回合,全球为何加速拥抱加密货币?

对等关税战新回合,全球为何加速拥抱加密货币?

5月的加密货币市场表现,反映出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比特币正在成为资本对冲"旧秩序不确定性"的新选择。随着监管环境的改善,这种重构进程可能加速。尽管美债收益率和监管政策的变化可能带来挑战,但比特币的"数字黄金"叙事已进入主流话题框架。

对等关税战新回合,全球为何加速拥抱加密货币?

对等关税战新回合,全球为何加速拥抱加密货币?

BTC0.24%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7
  • 分享
评论
0/400
failed_dev_successful_apevip
· 07-30 04:44
顺势起飞了啊
回复0
区块链养老院院长vip
· 07-29 16:12
躺赢就行了嘛
回复0
AlgoAlchemistvip
· 07-29 07:19
看涨就完事了
回复0
闪电结算姐vip
· 07-29 07:16
牛市终于等到了
回复0
alpha_leakervip
· 07-29 07:03
买到就是赚到
回复0
rugdoc.ethvip
· 07-29 06:53
牛市终于来了
回复0
Crypto历史课vip
· 07-29 06:51
图表从不说谎,历史总是有相似之处。
查看原文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