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同态加密:概念介绍与应用场景加密技术通常用于保护静态数据和传输中的数据安全。静态加密将数据加密后存储,只有授权者可以访问解密后的明文。传输加密确保网络传输的数据只能被指定接收方解读,即使被截获也无法破解。这两种场景都依赖加密算法,同时还需保证数据完整性,防止被篡改。对于某些多方协作场景,需要对密文进行复杂处理,这就涉及到隐私保护技术,全同态加密(FHE)就是其中之一。例如在线上投票中,选民加密投票结果后提交给中间方,后者汇总所有密文计算出最终结果并公布,但无法看到单个投票内容。传统加密方案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因为统计者需要解密所有数据才能计票,会暴露个人投票结果。硬件隔离墙如TEE可以提供一定保护,但可能存在漏洞导致密钥泄露。FHE允许直接对密文进行函数计算,无需解密即可获得加密后的计算结果,从而保护隐私。FHE是紧凑型加密方案,输出结果的密文大小和解密复杂度仅与原始输入有关,不依赖于计算过程。FHE通常被视为TEE等安全环境的替代方案,其安全性基于密码学算法而非硬件。FHE系统通常包含几类密钥:- 解密密钥:主密钥,用于解密FHE密文,通常只由持有者保管。- 加密密钥:用于将明文转为密文,在公钥模式下公开。- 计算密钥:用于对密文进行同态运算,可公开但不能用于解密。FHE有几种常见应用模式:1. 外包模式:将计算任务外包给云端,但保护输入数据隐私。2. 两方计算模式:双方都贡献私密数据进行计算,但不泄露彼此的隐私。3. 聚合模式:多方数据聚合,应用于联邦学习、在线投票等。4. 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服务器为多个客户端提供私有AI模型计算服务。FHE可确保计算结果正确性,通过引入冗余、数字签名等方式验证。解密密钥分散管理可防止中间结果被解密。FHE包括部分同态、分级同态和完全同态加密,其中完全同态加密最为强大,但需要定期执行代价较高的自举操作来控制噪声。
全同态加密FHE:保护隐私的密文运算技术
全同态加密:概念介绍与应用场景
加密技术通常用于保护静态数据和传输中的数据安全。静态加密将数据加密后存储,只有授权者可以访问解密后的明文。传输加密确保网络传输的数据只能被指定接收方解读,即使被截获也无法破解。这两种场景都依赖加密算法,同时还需保证数据完整性,防止被篡改。
对于某些多方协作场景,需要对密文进行复杂处理,这就涉及到隐私保护技术,全同态加密(FHE)就是其中之一。例如在线上投票中,选民加密投票结果后提交给中间方,后者汇总所有密文计算出最终结果并公布,但无法看到单个投票内容。
传统加密方案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因为统计者需要解密所有数据才能计票,会暴露个人投票结果。硬件隔离墙如TEE可以提供一定保护,但可能存在漏洞导致密钥泄露。
FHE允许直接对密文进行函数计算,无需解密即可获得加密后的计算结果,从而保护隐私。FHE是紧凑型加密方案,输出结果的密文大小和解密复杂度仅与原始输入有关,不依赖于计算过程。FHE通常被视为TEE等安全环境的替代方案,其安全性基于密码学算法而非硬件。
FHE系统通常包含几类密钥:
FHE有几种常见应用模式:
FHE可确保计算结果正确性,通过引入冗余、数字签名等方式验证。解密密钥分散管理可防止中间结果被解密。FHE包括部分同态、分级同态和完全同态加密,其中完全同态加密最为强大,但需要定期执行代价较高的自举操作来控制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