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社交探索路径:创新解决方案能否引领大规模应用

Web3社交百花齐放的路径探索:昙花一现还是成为下一个大规模应用?

一、引言:Web3社交的定义

近期,Web3社交领域频现新玩法,引发业内广泛关注。从将影响力赋予价格的friend.tech,到实现内容价值回归的Bodhi,Web3社交正在重新定义社交网络并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无论是社交金融(SocialFi)还是去中心化社交(Desoc),都在积极探索未来社交网络的可能性。

回顾Web2社交产品的发展历程,平台如Facebook、X等虽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平台往往集中掌控用户数据,缺乏透明度和隐私保护,平台治理和决策由少数实体控制,创作者激励机制也备受争议。

相比之下,Web3社交以全新方式重塑社交网络。它强调去中心化、用户数据隐私和控制权,以及加密货币经济学激励机制。涌现出的协议和产品包括Lens、CyberConnect、Farcaster、Phaver、Debox、friend.tech等。SocialFi将金融和社交融为一体,重新塑造社交网络形态。Desoc则致力于构建去中心化社交生态系统,以消除Web2社交中的诸多问题。

尽管社交赛道长期被寄予厚望,但至今仍未产生大规模应用。层出不穷的社交产品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下一个mass adoption?本文将深入探讨Web3社交的核心概念和解决方案,分析其发展现状、优势与挑战。我们将回归社交本质,审视Web3社交领域,揭示其在重塑社交网络中的角色。

Web3 Social百花齐放的路径探索——昙花一现还是成为下一个Mass Adoption

二、Web3社交的必要性

1. 社交的本质不随历史发展而改变

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社交需求。从古代的书信、咖啡馆到现代的社交网络,社交媒体的本质并未改变,只是形式和技术工具不断演进。社交媒体是人类特性的延伸,是我们追求联系和交流的方式。

纵观历史,技术对社交媒体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

  1. 古代和传统媒体时期:书信、邮政是主要社交媒介。印刷术发明后,书籍和报纸成为信息传播主要工具,但受地域和通信速度限制。

  2. 电报和电话时代: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电报缩短信息传播时间,电话改变远距离沟通方式。

  3. 广播和电视时代:20世纪广播和电视改变大众传播方式,信息传播更广泛。

  4. 互联网和Web1.0时代: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代初,互联网使信息传播更广泛和即时。Web1.0主要由静态网页组成,内容单向传递,社交性较低。

  5. Web2.0和社交媒体兴起:2000年代中期至今,出现更互动和参与性的社交平台,如Facebook、X和YouTube等。

  6. Web3.0和去中心化社交:随着区块链和加密货币技术发展,出现更注重去中心化、隐私保护和用户控制的Web3.0社交平台。

人类社交需求的本质并未随时代发展而改变,核心需求包括:

  1. 保持联结和归属感:满足情感需要,建立亲密关系并获得支持。

  2. 信息学习和交换:分享经验、知识和信息,促进学习和个人成长。

  3. 合作与互助:协作解决问题,实现共同目标。

  4. 社交认同和自我表达:展示自我,建立身份认同并获得认可。

Web3 Social百花齐放的路径探索——昙花一现还是成为下一个Mass Adoption

2. Web2社交解决"快、好、省"的需求

Web2社交媒体在2000年代中期开始蓬勃发展。Facebook成为先驱,提供用户分享信息、照片、视频等功能,构建社交网络。随后X、YouTube、LinkedIn等多种社交平台相继出现,各具特色。

Web2强调用户参与、互动和内容生成。网站从静态信息展示转变为动态互动的社交平台,用户可创造和分享内容。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普及推动了社交活动的便捷化和频繁化。

随用户规模增加,社交媒体成为商业活动和广告推广的主要平台。企业利用社交媒体吸引用户和促销产品,社交项目市值攀升。Meta(原Facebook)从2012年IPO以来市值飙升,2021年突破1万亿美元。

Web2社交产品核心改变是提供更快速、方便、便宜的服务。Facebook让人更快结识朋友和分享信息,X使人更快看到热点新闻和互动讨论,LinkedIn使职场社交从线下转为线上快速交友。本质上,Web2社交产品解决了社交的"快、好、省"需求。

3. 传统社交行业困境

Web2社交虽然带来便利,但也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数据所有权和中心化两方面:

  1. 数据所有权:Web2社交产品中,用户数据属于平台而非用户自己,导致多个问题:
  • 隐私泄露:用户数据被大量收集和利用,存在隐私泄露风险。
  • 价值没有反哺用户:平台通过用户数据进行精准营销,但用户无法从中获益。
  • 无法跨平台:用户数据归属平台,导致在不同社交媒体注册时需从零开始。

许多创作者反馈创造大部分价值后拿不到应有报酬。可在社交平台做IP,但对创造的内容数据和价值没有所有权和控制权。一旦平台删除个人资料,就会丧失所有内容数据积累。

  1. 中心化:Web2社交产品中,平台拥有对内容的无限使用权利。
  • 抗审查能力弱:信息存储在中心化服务器,受政治、文化等因素影响,言论自由难以实现。无论是X规则朝令夕改、封号,还是Facebook、TikTok、微信,都有太多中心化限制和约束。

虽然长毛象等应用在去中心化方面努力,但仍存在问题。整体去中心,但特定服务器用户仍有受服务器提供者专制、抛弃和禁止的风险。

Web3 Social百花齐放的路径探索——昙花一现还是成为下一个Mass Adoption

三、Web3社交行业产品分析

面对Web2社交存在的问题,Web3产品从多个方面进行探索,从协议层到应用层,百花齐放。

Web3社交产业可分为4部分:应用层、协议层、区块链层和存储层。社交专有链为社交app提供定制化L1;存储层存储社交相关数据;协议层提供公共开发组件;应用层根据具体需求切入细分场景。

1. 数据价值反哺用户

1) Lens Protocol

Lens Protocol是去中心化社交图谱协议,由Aave团队于2022年2月8日在Polygon链上创立。其特点是将用户社交图谱数据以NFT方式存储。

Lens作为Web3社交代表性协议,上面构建的应用超过200个,生态总用户数达37万。每月活跃用户在今年3月峰值超6万,目前维持在3千。

Lens Protocol三大特点:

  1. 数据价值可交易:将用户数据NFT化,账号变成NFT可自由交易。
  2. 数据流通性:为开发者提供模块化组件,用户数据可在不同应用间同步。
  3. 去中心化程度高:内容、社交和身份都上链。

基于Lens协议诞生了Lenster和Phaver等产品。Lenster类似去中心化版X,Phaver采用"点赞即奖励"模式。

Web3 Social百花齐放的路径探索——昙花一现还是成为下一个Mass Adoption

2) friend.tech

friend.tech是近期爆火的socialfi项目,累计交易量达1248万,单日最高交易量在9月13日达53万。

friend.tech将个人影响力代币化,实现粉丝经济:

  • 粉丝可购买KOL的key加入私聊小群,key价值随买家增多而增加。
  • KOL每次交易收取10%手续费,其中一半归KOL所有,激励扩大影响力。

friend.tech爆火原因:

  1. 创新模式:用token购买KOL的key实现粉丝经济。
  2. 资本助推:获得Paradigm50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3. PWA:使用Progressive Web App避免应用商店下载和费用。

Web3 Social百花齐放的路径探索——昙花一现还是成为下一个Mass Adoption

3) Bodhi

Bodhi是近期引起关注的Socialfi项目,发布一天后在华语区产生很大水花。发布后第二天凌晨TVL冲到165个ETH。

Bodhi本质是内容资产化,与friend.tech的KOL声誉资产化类似。区别在于Bodhi针对单独内容交易,而非整个创作者。内容存储在Arweave上实现去中心化存储。

Bodhi认为内容激励是公共物品资助问题。链上内容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符合公共物品定义。

Web3 Social百花齐放的路径探索——昙花一现还是成为下一个Mass Adoption

4) 现状分析小结

在数据价值反哺用户方面,无论是协议层的Lens Protocol,还是应用类的friend.tech和Bodhi,都从不同角度尝试解决这一需求。

这些项目通过价值货币化机制,让用户和创作者更公平地分享数据和内容价值。虽然目前在探索内容激励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9
  • 分享
评论
0/400
空投碰瓷哥vip
· 07-19 03:36
嗨呀 都在炒作而已
回复0
币圈纸手姐vip
· 07-18 04:55
这也太难赚了叭
回复0
DeFiCaffeinatorvip
· 07-18 01:06
没搞懂这又在炒什么概念
回复0
号角三声vip
· 07-18 01:05
Web3就是韭零公园
回复0
rekt_but_vibingvip
· 07-18 01:04
新玩法?烂钱圈割完接着割
回复0
解码先生vip
· 07-18 01:00
哪有那么多大佬人设啊 谁赚快钱谁是爸爸
回复0
PriceOracleFairyvip
· 07-18 00:57
老实说,又是一个庞氏骗局……在2021年见过这一切
查看原文回复0
Satoshi挑战者vip
· 07-18 00:51
数据不会骗人,99%的Web3社交最终都成了韭菜收割所
回复0
Rug_Resistantvip
· 07-18 00:47
又来画饼 没一个靠谱的
回复0
查看更多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