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Fi难复制比特币成功 链上创新遇瓶颈

BTCFi的困境:链上创新难以复制比特币本身的成功

经过一年的起起落落,市场终于达成共识 - 人们对比特币的需求仅限于比特币本身,无法延伸到基于BTC的质押资产、二层网络或DeFi生态。

以太坊模式无法复制

虽然Babylon等项目试图复制以太坊的成功模式,但事实证明这条路并不通畅。即使是符文这样的创新尝试,也未能重现铭文的辉煌,最终令人失望。

2025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显示,除了比特币本身,只有BTC现货ETF取得了成功。这与以太坊形成鲜明对比 - 以太坊链上生态繁荣,而比特币则主要在链下交易。不得不承认,比特币并不需要二层网络或质押等"重复造轮子"的场景。缺乏智能合约并非市场劣势,反而是其稳健性的体现。

尽管目前市场对以太坊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比特币和Solana的大部分创新都是对以太坊的模仿和改造。Solana借鉴了DeFi和Meme代币,比特币则尝试了质押系统和数字黄金概念。然而,Solana取得了阶段性成功,而基于比特币的金融创新(BTCFi)却难以为继。

以太坊二层网络虽然未能完全成功,但至少培育出了一些有潜力的项目。相比之下,BTCFi在质押、二层网络和DeFi方面都未能取得突破。总的来说,BTCFi没有复制以太坊的成功之处,反而重蹈了其失败的覆辙。

BTCFi里只有BTC,没有Fi

主网安全货币化的困境

某些项目试图将以太坊的安全性变现,并将其分割出租给有需求的项目。但这种模式无法简单迁移到其他公链。

虽然许多创新概念如LSD/LRT、Meme代币、DEX等都可以被各公链借鉴,但在比特币生态中却难以落地。实际上,各链倾向于发展自身特色:以资产发行为主,无论其包装是二层网络还是质押/再质押体系。

比特币生态的规模虽然庞大,但实际上只有一个核心产品 - 比特币itself。如WBTC和ETF等边缘创新可能会增强BTC的市值,但任何试图将BTC价值转移到其他代币的尝试都面临着巨大挑战。

质押体系难以建立

各种BTC质押协议看似热闹,但全球主要BTC holdings仍集中在交易所和资产管理公司手中。BTC链上质押体系目前仍是纸上谈兵,难以成为现实。

归根结底,比特币质押体系无法替代持有BTC本身带来的安全感。如果质押体系无法建立,那么BTC二层网络和DeFi生态也就难以成型。

BTCFi里只有BTC,没有Fi

发展前景堪忧

近期,如果不是BTC二层网络项目开始为发币造势,这个话题可能早已被快节奏的加密市场遗忘。就个人观点而言,唯一称得上成功的可能是Merlin Chain,它选择了快速发币加长期运营的策略。

BTC二层网络面临的困境是:早期发币容易失去信誉,而晚期发币又难以控制局面。既然注定要面对质疑,不如选择能获得更多收益的方式。

相比之下,以太坊确实需要二层网络分担流量。目前的博弈更多是关于收益分配,而非生态本身的问题。Solana生态的二层网络则展现出更多去中心化特征。

BTC二层网络最为尴尬。它们缺乏像以太坊那样的技术支持和引导,各自的技术路线也五花八门。有的照搬ZK/OP方案,有的专注于现有操作码的优化,还有的试图对比特币脚本进行全面升级。

此外,相较于Solana生态二层网络的去中心化特征,BTC二层网络更多地体现出"项目方+VC"的中心化色彩。

结语

自比特币诞生以来,人们围绕它发展出了庞大的钱包、挖矿和包装资产等产业,为以太坊生态奠定了基础。然而,比特币本身过于特殊。与需要面对大规模应用和外部竞争的其他项目不同,比特币没有主导者,也无需像后来者那样去适应政治体系。

就像AI的内部机制一样,这个世界有时难以解释。比特币选择不作解释,而BTCFi虽然试图开辟新路,但结果证明传统路线更具韧性。

BTCFi里只有BTC,没有Fi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分享
评论
0/400
去中心化老干部vip
· 07-12 16:30
btc就是一头倔驴
回复0
论坛挖矿达人vip
· 07-10 06:53
本质还是皇帝的新衣 早说过别搞那些花里胡哨
回复0
治理提案狂vip
· 07-10 06:46
实验数据啪啪打脸 btc就该专注做储值
回复0
Not_Satoshivip
· 07-10 06:44
比特币就是最大的创新 其他都是玩具
回复0
TokenomicsTrappervip
· 07-10 06:35
几个月前就说过了……比特币最大化者一直是对的,真让人无语。
查看原文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