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Pi 网络(PI)价格从今年早些时期的 2.79 美元高点,快速回调至约 0.49 美元区间波动,引发了社区对后续下跌空间的担忧。不过,多位专家强调,Pi 价格在短期内不太会跌破 0.40 美元这一关键支撑。本文将结合最新消息与市场数据,为新手投资者深度解读价格稳定背后的原因及后市展望。
图:https://www.gate.com/trade/PI_USDT
Pi 当前价格为 0.4584 美元,24 小时交易量约 60,041,448 美元,较昨日微跌。自从今年年初高点 2.79 美元回落至今,已累计跌幅超过 80%。这一走势在绝大多数新兴公链项目中并不少见,尤其是在二级市场流动性尚未完善、投资者恐慌心理集中的情况下。
Pi 网络核心团队(PCT)持有约 90% 的总代币供应,具备调控市场供应的强大能力。通过灵活安排代币解锁节奏,PCT 能在市场出现大幅抛压前及时放缓解锁速度,从而避免流通量突然增加导致的剧烈跌价。虽然这一集中化架构遭到一部分去中心化爱好者的质疑,但对于刚刚起步的生态而言,却在价格稳定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日线图而言,Pi 网络在 0.40–0.70 美元区间内形成明显的支撑与压力位。下方 0.40 美元作为历史最低位,已多次触及即获得支撑;上方 0.70 美元则是近期多次反弹遭遇的阻力。在现有供应管控策略下,只要 PCT 继续稳定解锁,价格多半会在该区间内横盘整理,等待新一轮消息或重大合作推动。
除了核心团队的供应策略,Pi 社区的强烈信仰也是价格稳定的一大动力。相当一部分持币者相信 Pi 的长期发展前景,宁可持币不卖,也不会在小幅下跌时轻易离场。这种“硬持”心理帮助阻止了恐慌性抛盘,从而在市场情绪低迷时形成稳定垫脚石。
展望未来,随着 PCT 逐步放缓解锁进度,新流通量将进一步减少,市场抛压也会相应缓解。此外,Pi 官方宣称已有超过 7,900 款应用在 Pi App Studio 上线,生态建设进程加快,若能落地一批优质 DApp,将有望带来新一轮关注与资金流入。但短期内,若无重大合作或上线新交易所,价格或继续在 0.40–0.70 美元区间整理。
总体而言,Pi 网络价格虽然经历大幅回调,但在核心团队对 90% 供应的集中控制、社区意志强大以及技术面的多重支撑之下,短期内跌破 0.40 美元的风险较低。对于新手投资者来说,合理预期上涨空间不应过高,更应关注项目生态建设进度与实际应用落地,以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
近日,Pi 网络(PI)价格从今年早些时期的 2.79 美元高点,快速回调至约 0.49 美元区间波动,引发了社区对后续下跌空间的担忧。不过,多位专家强调,Pi 价格在短期内不太会跌破 0.40 美元这一关键支撑。本文将结合最新消息与市场数据,为新手投资者深度解读价格稳定背后的原因及后市展望。
图:https://www.gate.com/trade/PI_USDT
Pi 当前价格为 0.4584 美元,24 小时交易量约 60,041,448 美元,较昨日微跌。自从今年年初高点 2.79 美元回落至今,已累计跌幅超过 80%。这一走势在绝大多数新兴公链项目中并不少见,尤其是在二级市场流动性尚未完善、投资者恐慌心理集中的情况下。
Pi 网络核心团队(PCT)持有约 90% 的总代币供应,具备调控市场供应的强大能力。通过灵活安排代币解锁节奏,PCT 能在市场出现大幅抛压前及时放缓解锁速度,从而避免流通量突然增加导致的剧烈跌价。虽然这一集中化架构遭到一部分去中心化爱好者的质疑,但对于刚刚起步的生态而言,却在价格稳定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日线图而言,Pi 网络在 0.40–0.70 美元区间内形成明显的支撑与压力位。下方 0.40 美元作为历史最低位,已多次触及即获得支撑;上方 0.70 美元则是近期多次反弹遭遇的阻力。在现有供应管控策略下,只要 PCT 继续稳定解锁,价格多半会在该区间内横盘整理,等待新一轮消息或重大合作推动。
除了核心团队的供应策略,Pi 社区的强烈信仰也是价格稳定的一大动力。相当一部分持币者相信 Pi 的长期发展前景,宁可持币不卖,也不会在小幅下跌时轻易离场。这种“硬持”心理帮助阻止了恐慌性抛盘,从而在市场情绪低迷时形成稳定垫脚石。
展望未来,随着 PCT 逐步放缓解锁进度,新流通量将进一步减少,市场抛压也会相应缓解。此外,Pi 官方宣称已有超过 7,900 款应用在 Pi App Studio 上线,生态建设进程加快,若能落地一批优质 DApp,将有望带来新一轮关注与资金流入。但短期内,若无重大合作或上线新交易所,价格或继续在 0.40–0.70 美元区间整理。
总体而言,Pi 网络价格虽然经历大幅回调,但在核心团队对 90% 供应的集中控制、社区意志强大以及技术面的多重支撑之下,短期内跌破 0.40 美元的风险较低。对于新手投资者来说,合理预期上涨空间不应过高,更应关注项目生态建设进度与实际应用落地,以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