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動蕩中比特幣崛起 數字黃金吸金90億美元

robot
摘要生成中

全球經濟局勢下加密貨幣的新機遇

5月中旬中美經貿會談出現積極進展,美股和加密貨幣市場隨之漲。然而,月底美國國際貿易法院的裁定又削弱了關稅戰的法律基礎,引發新一輪政策博弈。全球貿易規則重構進入司法與行政角力階段,關稅長期影響仍存在不確定性。在此背景下,加密資產因其去中心化、跨主權的特性,正日益受到投資者青睞。

對等關稅戰新回合,全球爲何加速擁抱加密貨幣?

美國政府5月公布的經濟數據喜憂參半。4月非農就業數據增長超預期,達17.7萬人,顯示勞動力市場依然穩健。中美經貿會談達成的"關稅暫停期"協議緩解了市場對全球供應鏈斷裂的擔憂,推動消費者信心指數大幅反彈。然而,美債市場卻面臨巨大挑戰,30年期美債收益率飆升至20年來的最高水平。

對等關稅戰新回合,全球爲何加速擁抱加密貨幣?

美國財政前景成爲市場關注的焦點。衆議院通過的新法案擬將美國債務上限大幅提高,預計將推動美國債務佔GDP比例從當前約98%飆升至125%。同時,联准会維持暫停降息立場,認爲通脹可能比預期更爲持久。這些因素使美國經濟處於"穩中有險"的階段:短期增長韌性支撐市場,但更廣泛的財政與貨幣政策背景可能限制其漲空間。

對等關稅戰新回合,全球爲何加速擁抱加密貨幣?

在這種經濟環境下,美股和加密市場迅速消化了"對等關稅戰"的負面影響。5月,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分別創下1990年和1997年以來最強5月表現。科技巨頭成爲最大受益者,但市場也呈現"高波動、高分化"的特徵。

對等關稅戰新回合,全球爲何加速擁抱加密貨幣?

比特幣作爲數字資產的風向標,5月表現搶眼。從月初9.5萬美元的震蕩區間一路飆升至月末的10.5萬美元,單月漲幅達12%。這種與美股的共振效應表明,投資者正在政策不確定性中重新定位資產。

對等關稅戰新回合,全球爲何加速擁抱加密貨幣?

資金層面,比特幣展現出顯著的"虹吸效應"。美國比特幣ETF在五周內吸引了超過9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而黃金基金卻遭遇大規模資金外流。這表明部分投資者正從傳統黃金轉向被稱爲"數字黃金"的比特幣,將其視爲新的價值儲存和對沖工具。

對等關稅戰新回合,全球爲何加速擁抱加密貨幣?

監管方面,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新任主席提出打造"全球加密貨幣之都"的目標,並宣布將轉變監管模式。美國參議院通過《GENIUS法案》程序性投票,標志着美國首個穩定幣聯邦監管框架即將落地。香港也通過了《穩定幣條例草案》,展現在穩定幣監管領域的突破性進展。這些舉措爲數字貨幣市場帶來新的資金通道,同時爲Web3生態發展提供制度支撐。

對等關稅戰新回合,全球爲何加速擁抱加密貨幣?

對等關稅戰新回合,全球爲何加速擁抱加密貨幣?

未來,傳統金融市場的波動可能在特定階段成爲加密貨幣漲的助力。短期內,美債收益率上升引發的對美國財政狀況的擔憂,可能促使避險資金流入加密市場。長期來看,美國財政狀況的惡化可能提升加密資產的避險吸引力,促使投資者轉向比特幣等去中心化資產以對沖信用風險。

對等關稅戰新回合,全球爲何加速擁抱加密貨幣?

對等關稅戰新回合,全球爲何加速擁抱加密貨幣?

5月的加密貨幣市場表現,反映出在全球經濟面臨諸多挑戰的背景下,比特幣正在成爲資本對沖"舊秩序不確定性"的新選擇。隨着監管環境的改善,這種重構進程可能加速。盡管美債收益率和監管政策的變化可能帶來挑戰,但比特幣的"數字黃金"敘事已進入主流話題框架。

對等關稅戰新回合,全球爲何加速擁抱加密貨幣?

對等關稅戰新回合,全球爲何加速擁抱加密貨幣?

BTC0.59%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7
  • 分享
留言
0/400
failed_dev_successful_apevip
· 07-30 04:44
顺势起飞了啊
回復0
区块链养老院院长vip
· 07-29 16:12
躺赢就行了嘛
回復0
AlgoAlchemistvip
· 07-29 07:19
看涨就完事了
回復0
闪电结算姐vip
· 07-29 07:16
牛市终于等到了
回復0
alpha_leakervip
· 07-29 07:03
买到就是赚到
回復0
rugdoc.ethvip
· 07-29 06:53
牛市终于来了
回復0
Crypto历史课vip
· 07-29 06:51
图表从不说谎,历史总是有相似之处。
查看原文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